豬腳在台灣是很常見的料理,而豬腳還分不同部位,適合料理的方式也不同。屏東萬巒豬腳或烤德國豬腳,使用的是豬前腿的部分,差異在於萬巒豬腳用整支前腿,德國豬腳取前腿上方肉多的地方,這部位也比較多瘦肉,而膠質比較多的是腳蹄,包含小腿這部分,就是最常見傳統滷豬腳的中段,而下飯的是滷腿庫,肥瘦肉相間,口感軟Q。
滷得油油亮亮的腿庫,光看這色澤就很誘人,軟嫩Q彈,入口即化的油脂感超級下飯,還有滷到入味的豬腳,也是饕客必點,甚至還有外地人特地到高雄朝聖。只是台式風味的腿庫飯,還有滷豬腳,光這兩樣,你知道差異嗎?
顧客:「當然不知道。」
顧客:「(你喜歡吃豬腳還是腿庫)腿庫...。」
顧客:「只覺得很好吃,但是沒有去研究有什麼差別。」
滷腿庫、滷豬腳、腳蹄,都是豬的腳,但不同的部位有不同口感。
豬腳分好幾個部位,哪個部分肉最好吃,料理方式也有差。德國豬腳一般都是先低溫油炸再烤,搭配酸菜;而屏東萬巒豬腳不油膩帶韌性,會沾特調醬料。都是來自豬的腿,肥瘦口感學問可就大了。一般腿庫或辦桌的封肉,就是豬的後腿部位,這裡脂肪較多;萬巒豬腳會使用整隻前腿,而德國豬腳主要取前腿上方,肉較多的地方。小腿以下包含腳蹄,就是一般所說的中段,最傳統的滷豬腳會挑選的部位。
顧客:「都好吃,(但是反正就是你覺得),(是腳踝以上)對腳踝以上都吃。」
民眾:「我比較喜歡吃豬腳,吃那個骨頭去吃那個皮。」
民眾vs.記者:「(腿庫烤豬腳部位你覺得哪裡不同),部位喔我吃不出來耶。」
民眾vs.記者:「好像有分3個部位,(哪三個),大腿小腿跟腳那邊。」
腿庫因為皮肉之間有一層脂肪,口感較為Q軟。客家風味的萬巒豬腳,皮Q肉嫩富有豐富膠質;德國豬腳,外皮會比較酥脆,瘦肉也比較多。豬腳在台灣人心中佔有極大的位置,豬腳要口感不柴,跟肉質有關,口感口味源自於不同部位,要吃懂豬腳還真不簡單。
【往下看更多】
● 紅鼻子豬腳突停業老闆苦嘆「怪政府」慘遭出征
● 冷氣團殺到!一路冷到週二清晨 低溫探11度
● 2職業工會積欠保費!勞保局示警:勿再繳費
【今日最熱門】
● WBC看東森/台灣尚勇!中華隊9比1痛宰南非 奪資格賽首勝
● WBC看東森/台灣明強碰尼加拉瓜!先發投手出爐了
● 影/視障男「失足落軌」遭列車輾過 遺體碎裂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