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在臉書悲痛發文寫下「節哀?誰能告訴我哀傷怎麼節制」,「喜喪」?誰能告訴我,再也看不到祖母了,這跟她幾歲離開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即便她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我就感到安心?這些年來,祖母「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曾經住在老家紅門裡的人,如今真的只剩下我了。那個家,我再喊「我回來了」,卻不會再有人回應。那個家沒有了,屬於那個家的我,也沒有了。
那晚好安靜,像兒時無數個夜晚,彷彿祖父仍在隔壁書房,而我與祖母窩在沙發上,只有我們兩個人。那時,祖母會輕輕拍著我,哼著一首似乎是她自己編的曲調哄我入睡。那晚,我哼著同樣的音調,輕輕拍著她。
夜裡好冷,我感覺她在我的手心裡,慢慢失去了溫度。當我屏息看著她、聽著她時,她已不再回應。我跪下來磕頭,輕聲說:「婆婆,謝謝妳。」那一夜,我沒有哭。
原來,這並不是因為我已經準備好面對她的離開,而是有一塊悲傷深埋在心底,尚未準備好浮現。我連傷心都還來不及準備。也許,「節哀」不是要我壓抑悲傷,而是要我慢慢地去悲哀,去哀傷很久、很久……謝謝這段時間幫助我、為祖母祈福的親友。
【原文出處】劉若英痛失至親 淚崩喊:在我手心慢慢失去了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