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諭表示,自己將整份審查報告丟給AI計算, 結果ChatGPT得出刪減額度為2,075億7,425萬9千元,然而這數字根本沒出現在報告中,因為立法院未釐清「通刪」與「個別提案」的優先順序。根據審查報告,各委員會審查結果與院會表決,共計減列1,135億9,925萬9千元,而通案統刪不低於939億7,500萬元,關鍵就在「通案統刪不低於939億7,500萬元」。
王婉諭指出,「照過去慣例,通案統刪是包含在第1項的委員會審查結果中。那既然第1項已經刪了1,136億元,就不用再另外補足。但今年立法院的審查卻沒有把原則談清楚,按今年通案決議所列的項目,刪減金額是301億元和通刪決議金額差了638億7,500萬元。如果通案統刪和委員會、院會提案分開刪,那就是1,136億元+939億元=2,075億元,也就是AI所算出的這個數字。」
王婉諭批評,由於今年缺乏實質協商,部分預算甚至被刪2次、刪到不夠刪。為此,立法院的解答是各委員會審查結果依「新增通過決議」辦理,賦予院會審查效力超越了委員會審查,委員會中心主義成笑話,像是外行立委陳玉珍未參與委員會討論,卻可提案刪除《公視》預算,未來類似情況將源源不絕出現。
面對總預算僵局,王婉諭呼籲,唯一合憲的解決方式是行政院提出覆議,立法院通過覆議,重新審查總預算,正告藍白立委,若繼續反對覆議,問題無法解決,連AI都無法給出答案。
更多《鏡新聞》報導
一階連署罷免差73份未達標 陳玉珍:唾棄惡鬥歪風在金門出現
政院研議救濟《財劃法》、總預算 翁曉玲:後悔沒刪更多預算
林岱樺疑涉貪100萬交保 發聲「面對打擊不會屈膝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