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包含非洲、拉丁美洲各國在內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 ,已經成為美國與俄羅斯、中國的外交及地緣政治角力戰場。雖然「全球南方」經濟發展、基礎建設普遍落後,但是作為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在聯合國所屬國際機構中擁有席次,能夠在表決時發揮影響力;或者因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擁有重要天然資源等因素,自冷戰時期以來,蘇聯即積極攏絡「全球南方」對抗西方國家。
為了不在「全球南方」的競爭缺席,中國自 2013 年起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並於 2015 年開始,在扼守紅海通往印度洋往來水道的非洲國家吉布地(Djibouti),建立第一個海外大型軍事基地;包括中國企業大舉投資非洲國家,中國製 3C 產品傾銷非洲國家,這些軍事與商業布局,背後都涉及中、俄「全球爭霸」的戰略考量。
《德國之聲》(DW)近日刊登〈俄羅斯的宣傳戰〉專文 ,分析莫斯科如何運用網路社群平台、衛星電視頻道、新聞網站等媒體宣傳管道,在非洲國家散布假訊息並執行輿論操作,試圖激起非洲各國民眾對歐美國家的憤怒情緒,並且積極營造「俄羅斯才是非洲之友」的輿論聲浪。

俄國發動社群帳號宣揚「俄羅斯榮光」
一個使用俄羅斯總統普丁(Putin)照片、姓名作為人物設定的臉書帳號「 Vladimir Poutine Z 」,以網路新聞平台自居,擁有 26 萬追蹤者,持續放送宣揚俄羅斯繁榮壯大、軍威強盛的圖片及影音資訊,其中不乏移花接木,把其他國家城市照片充作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假訊息貼文;該帳號也曾經宣稱,俄羅斯使用雷射武器擊落美軍戰鬥機。
這類為俄羅斯進行宣傳的社群平台帳號,如今在非洲國家相當常見。《德國之聲》引用美國智庫「非洲戰略研究中心」(Africa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於 2024 年 3 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俄羅斯是目前非洲各國遭受假訊息攻擊的幕後主要策劃者。在最近 200 次「國家級」規模的假訊息作戰中,有80次由俄羅斯幕後操刀,其次數遠遠超過中國與其他國家。

假訊息不一定通篇都是錯的!謊言與真實並存更具影響力
《德國之聲》報導指出,「大俄宣」帳號並非每次發文都是假訊息,顯而易見的假訊息貼文其實只占少數。「大俄宣」帳號慣用的資訊操弄手法,是提供真相與謊言交織混雜的內容,幕後創作者往往使用真實素材,經由誇大詮釋或者斷章取義的剪輯手法,製造出扭曲真相的圖片與短影音,令一般人難以區分真假。
「大俄宣」帳號發文內容不一定直接涉及政治議題,也不會以粗魯方式強迫推銷政治觀點,更多時候是呈現俄羅斯強大富庶的一面,或者假藉報導實則吹捧俄羅斯新科技、新武器,再加上提供俄裔俊男美女與風景美照,自然而然讓非洲國家的閱聽受眾對俄羅斯留下正面印象。

利用當地歷史與社會氛圍操作輿論戰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針對非洲國家的輿論戰操作,深刻利用了當地歷史和文化脈絡。由於非洲過去數百年遭受西方列強侵略、殖民的慘痛歷史,非洲民眾普遍具有「反殖民」意識,因此容易遭俄羅斯加以利用,挑起非洲人對歐美國家的反感。
《德國之聲》引述南非的數位顧問公司「Murmur Intelligence」 創辦人 Aldu Cornelissen 的分析指出,在非洲,人們總是自然而然地把東方與西方相提並論,但是對於非洲人而言,西方在歷史上總是扮演反派角色,「甚至不需要特別利用謊言或假訊息來提醒大家這一點。」俄羅斯的輿論戰操作,只需要強化或者順勢利用當地批判西方的輿論趨勢,就能成功達到作戰目標。

進化後的假訊息手法:收買在地協力者、符合當地脈絡
起源自俄羅斯的假訊息操作手法,主要由巨魔工廠(troll factory),發動境外資訊操弄(FIMI) 。由於語言與文化隔閡的緣故,常常因為文法不通、字詞錯誤這類顯而易見的缺失而露出馬腳。然而,俄羅斯操控假訊息作戰已經「技術升級」,透過在地協力者進行假訊息及輿論戰操作。
例如前文提到的偽普丁「大俄宣」帳號,《德國之聲》記者調查後發現,該帳號經營者(或團隊),很可能位於東非國家蒲隆地(Burundi)。俄羅斯透過外圍組織與中間人,買通非洲國家當地的社群經營者,生產出符合在地化口吻的社群發文,讓假訊息操作更不易被一般網路使用者察覺。由於非洲國家普遍工資低廉,俄羅斯收買在地網軍所需成本其實非常低。
大俄宣正規軍:俄羅斯國營媒體
除了社群平台上的假訊息操作,俄羅斯官方媒體也積極投入對非洲國家的大外宣工作。《德國之聲》指出,俄羅斯特工人員自 2018 年起,就在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首都班基(Bangui)設置廣播電台,並且介入該國國營媒體的運作,安排親俄人士上節目,收買記者撰寫有利於俄方的報導。
俄羅斯國營的國際新聞電視台「今日俄羅斯」(RT TV ,先前英文全稱為 Russia Today),通過衛星、有線電視及網路播出,自 2009 年設立以來,就被歐美各國視為「大俄宣」機構,對外執行俄羅斯立場的政治宣傳。近年來 RT 爭取在非洲國家(例如南非)設置媒體中心,且根據美國國務院揭露的資訊,RT 秘密出資經營數個非洲流行的熱門網站。
RT 執行對非洲國家的政治宣傳,同樣注重「在地化」。例如,針對非洲法語區國家提供法文新聞節目,積極引導當地的輿論走向,並且大力耕耘馬利、尼日和布吉納法索三個西非軍事獨裁國家組成的「薩赫爾國家聯盟」(AES),與當地軍政府認可的媒體、記者展開合作。

大俄宣側翼:俄資民間媒體
如果說,俄羅斯國營電視台在大俄宣攻勢擔任「正規軍」,那麼由俄羅斯企業家投資經營的新聞或影音網站,就是大俄宣攻勢中的側翼部隊。《德國之聲》報導分析,已故的俄羅斯商業寡頭,同時也是華格納傭兵團(Wagner Group)首領的葉夫根尼·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他擁有的線上新聞網站「非洲倡議」(African Initiative),表面上看似民營機構,實際上則為俄羅斯執行對非洲的宣傳戰。
「非洲倡議」聘僱非洲當地的年輕人擔任新聞工作者,透過 Telegram 等多個社群平台帳號,傳播宣揚俄羅斯軍威的報導內容、新聞照片與敘事觀點;「非洲倡議」也在非洲國家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設置辦事處,不時舉辦實體活動或展覽,宣揚俄羅斯的軍事榮光。

大俄宣的影響力:挑起非洲國家敵視歐美
今(2025)年初,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一場公開談話中提及,非洲薩赫爾(Sahel)國家已經忘了感謝法國對他們的協助。由於談話內容觸及非洲國家最敏感的被殖民歷史,包含「非洲倡議」在內的俄羅斯宣傳媒體,第一時間即大幅報導馬克宏的言論,並引發西非國家輿論憤慨。
《德國之聲》引述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非洲計畫研究員 Beverly Ochieng 的分析指出,20 世紀冷戰期間,蘇聯就開始大力協助南非、安哥拉、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和剛果等非洲新興國家政權或政黨,因此對許多非洲國家的人們來說,俄羅斯從以前就是朋友;反觀西方國家,例如法國,在非洲人心目中總是無法蛻去「殖民者」的既定印象。
Beverly Ochieng 認為,西方國家對於非洲的殖民是無可否認的歷史事實,然而,俄羅斯針對非洲國家的輿論戰,蓄意營造「俄羅斯=朋友」的美好敘事,放大強調「歐美=殖民者」,其目的在於增強非洲民眾對於法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憤怒感,進而產生脫離西方、向俄羅斯靠攏的輿論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