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起關稅戰,打算對台施100%關稅以脅迫台積電,並擬讓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合資公司。對此,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指出,川普的喊話為談判布局,談判關鍵在於川普的目標和台積電的底限,並應以四種投資情境進行分析,現並不宜追高英特爾。

郭明錤指出,川普之所以頻頻喊話要脅台灣半導體產業,真正想傳達的是美國先進製程製造落後台灣的嚴重性、急於解決;並非僅字面發言的意思,因此談判關鍵,應注重於川普的目標及台積電的底限。舉關稅為例,台積電每年出口美國晶片的金額低於其單月營收,且能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故可忽視關稅影響,不過這也不代表台積電能以「接受關稅」來回應川普,因為川普有非常多方法逼台積電上談判桌。
郭明錤表示,川普的目標是在任期內強化美國的先進製程製造能力,想要盡快看到成果,因此雙方須在「美國本土製造」與「台灣技術根留」的落差之間找到共識,於是郭明琪指出了以下4點情境進行分析。
情境一:先進製程晶片在美國本土製造
台積電已在亞利桑那州(AZ廠)投資設廠,但川普顯然不滿意現況,因而有近期的強硬發言。
情境二:美國本土擁有更完整的先進製程晶片供應鏈
若台積電在AZ廠加碼投資先進封裝,能在最短時間內見到成效,同時擴大美國政府與客戶利益;而若台積電與美國政府取得共識並決定近期加碼投資,此情境發生機率最高。
情境三:先進製程晶片在美國本土製造,但美政府或企業擁有更高參與度
此情境有兩種方案,第一方案為讓美國政府或企業入股台積電AZ廠(甚至更名ASMC都是選項),但此方案無顯著附加價值,川普可能不滿意;第二方案為台積電主導英特爾(Intel)晶圓代工 (透過入股或合資等),但需整合英特爾的專利、設備、技術與供應鏈,並說服客戶下單給英特爾工廠,過程曠日費時。此外,讓台積電主導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可能非川普所樂見。
情境四:技轉-製造know-how與研發活動在美國落地
此為最不可能發生的情境,因目前台積電在美國、日本、德國的海外廠主要負責產線運作與維護,研發活動與製造know-how (產線與設備參數) 留在台灣,若美國要求台積電技轉,將嚴重損及該公司與股東利益,台積電可能拒絕此不合理要求,並讓談判無法進行。
除此之外,郭明錤也針對投資角度分析台積電、上游供應商、英特爾與三星(Samsung)等後市,指出台積電目前保有領先優勢且不技轉,長期投資仍無憂,而比起台積電,因台積電上游供應商需隨著台積電在美國擴大資本支出,設備與材料需求增加,因此市場對此投資機會會更關注。
至於英特爾與三星,不管透過何種組織形式,讓台積電主導並協助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都需要考慮到許多層面,此時追高英特爾股價可能面臨此方案短期內難有定論的潛在風險;三星則若無法改善先進製程品質與良率,台積電與美方的加深合作恐使其更難拿到高階訂單。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英特爾怎麼走都是死路? 外媒曝英特爾與台積電「1大差異」:前景仍未知
英特爾是崛起還是跌落谷底?合資、瓜分謠言瘋傳 「這幾檔」供應鏈同定生死
台積電英特爾傳合資…前立委郭正亮曝下場「會很慘」:被偷的不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