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流感、諾羅病毒、腸病毒一波接一波襲來,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就提醒,民眾在抗菌的同時,也務必要注意兩種成分,長期使用的話,有可能會引發大腸癌。
張家銘醫師在臉書指出,不少民眾有將「抗菌」這件事放在心上,選擇購買洗手液、抗菌香皂、消毒濕紙巾等用品保護自己,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標榜「抗菌」的產品中,其實有部分藏著看不見的健康風險「三氯沙」、「三氯卡班」。
張家銘醫師解釋,三氯沙與「好兄弟」三氯卡班,從過去就會被添加到洗手液、肥皂、牙膏等相關產品中,有幫助殺菌的效果。但2022年《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篇期刊指出,科學家研究後發現,三氯沙進入腸道後,不僅沒有殺菌效果,甚至還會將腸道中的細菌變成毒性更強的物質,進而刺激腸道發炎,這種情況影響時間一長,不只會讓人腸胃不舒服,還可能進一步提高大腸癌的風險。
此外,張家銘醫師還提到,早期還有動物實驗證實,將三氯沙這個成分加進小老鼠的飼料裡,竟使小老鼠腸道發炎,甚至還長出腫瘤;反之,若是先將腸道細菌清掉,再給三氯沙,腸道卻平安無事。因此,提醒民眾要注意三氯沙,並不是說這個成分有多毒,而是自身腸道有細菌的話,三氯沙進入人體就可能會將毒性放大。
那究竟該如何避免三氯沙及三氯卡班呢?張家銘醫師提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購買相關產品時,翻到背面的成分表,「有Triclosan(三氯沙)或Triclocarban(三氯卡班)這兩個字,我個人建議就不要買了」。且洗手的重點在於,「洗的時間」跟「洗的方式」,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流水+肥皂搓洗20秒,產品並非一定要抗菌才有效果,一般肥皂也很好用,「下次去買洗手液、肥皂,千萬別只看抗菌兩個字」。
【往下看更多】
● 醫起看/少喝這款飲料!罹糖尿病機率高 年輕人要注意
● 醫起看/父母注意!超常見「年節3類零食」藏4高
● 醫起看/過年塞車狂憋尿!醫示警3類人 恐釀致命風險
【今日最熱門】
● 高雄骨科名醫猝逝 流感奪命!家屬忍痛拔管
● 不斷更新/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釀4死 15名傷患成功出院
● WBC/交流賽林佳緯滿貫砲 台灣擊退樂天巨人2連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