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這十年,國人平均喝掉700多萬公升的酒,尤其威士忌,台灣更是全球第四大進口國,但是國人對酒精危害卻有許多迷思,政府對酒害的宣導也遠遠不夠,酒精成癮有多可怕,一起來看。
春酒尾牙,杯盞敬酒,在氣氛炒作下,台灣人最愛拚酒,一杯杯黃湯下肚,也催化成各種社會事件。
酒癮戒除者李國華:「喝下去沒有多久,差不多就反胃就會吐,變成沒有辦法進食,進食還是會吐。」
飲酒過量,不只傷己更會害人,借酒發洩,甚至酒駕,一樁樁悲劇,顯示我們對於「酒害」觀念,非常薄弱。
新光醫院精神科醫師張舜傑:「你看那些酒商廣告,沒有人拍爛醉如泥,都是一些成功的人品美酒,這都是錯誤的誤導,你把他跟美好的事物連接在一起。」
沒意識到酒帶來的嚴重傷害,酒品產值還在成長,經濟部統計,台灣每年可喝掉706到755百萬公升的酒,大約300座游泳池,10年來,進口啤酒增加7成6,葡萄酒是4.6%,威士忌雖只有1.4%,但台灣卻是最大威士忌進口國,每年可喝掉546億,這是相當驚人的酒類經濟,事實上酒精本身就是成癮物質,和尼古丁、毒品一樣,它有另一個名稱叫做穿腸毒藥。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以前會講喝一點酒,可以保護心血管,現在已經不太這樣認為,特別是保護心血管,可能還有點爭議,但因為喝酒造成死亡,癌症風險,只要有喝就是有風險。」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酒精可能會讓你比較好入睡,但會影響你的睡眠結構,真的會破壞,你中間很容易醒過來,深層睡眠會減少。」
科學研究證實,酒精只能縮短入睡時間,但是當睡眠進入後期,正是大腦代謝,並修補人體情緒、記憶的關鍵,酒精產生的代謝物會在這時候破壞睡眠,讓你越睡越累,另外代謝酒精最重要的乙醛去氫酶,台灣人卻有47%的比例,天生缺乏這種體內酵素,換言之不適合過度飲酒。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乙醛在體內堆積,這是一種很毒的物質,這個物質會讓你臉紅,心跳變快,會身體不舒服。」
台灣之所以輕忽酒害,是因為酒類取得容易,超商、便利商店,甚至夜市,到處都能買的到,酒稅又低,人人都買得起,最讓專家憂心的是,酒是公認的吸毒入門磚,一旦成癮,難以戒除。
亞特蘭戒癮中心秘書長 :「很多吸毒者因為毒品很貴,它沒有能力吸毒就只好喝酒,有能力就去買毒,變成毒酒,毒酒,之前吸毒的就變酗酒。」
酒精下肚,只能一時麻痺知覺,帶來短暫快樂,但是醫療、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都要因此付出龐大的成本,拉高酒類促銷門檻、課徵酒稅、加強酒癮戒治宣導,才能杜絕酒害擴大。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往下看更多】
● 醫起看/諾羅腹瀉就診人數創5年新高 醫:避開這食物
● 醫起看/諾羅疫情升溫!病患狂拉就醫 醫:沒有特效藥
● 醫起看/諾羅上週30萬人腹瀉就醫 蒼藍鴿示警:沒有特效藥
【今日最熱門】
● 亞洲最佳女主廚驚傳猝逝 兒子親證實…享壽65歲
● 嘉義傳轟隆聲「窗戶要震破了」真相曝
● WBC/張育成再披國家隊戰袍 認1原因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