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音樂人 丁曉雯 vs. 新聞觀測站主持人 劉方慈:「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張破碎的臉,難以開口道再見,就讓一切都走遠。我想唱唱看,有沒有超過9度。」
資深音樂人丁曉雯,受邀上民視「新聞觀測站」節目專訪,與主持人劉方慈一同唱起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劉方慈唱一唱發現,這首歌音域真的如丁曉雯所說,沒超過9度。原來,音域窄、旋律優美,所以民歌能為大家所唱,此外,丁曉雯分析,還有一重要原因,就是從1975年有民歌開始,50年以來,民歌題材百百種,但都一直反映著台灣時代演變。
資深音樂人 丁曉雯:「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就在講我們的本土,譬如「中華之愛」、「歸人沙城」等,就是它都是有些國家、民族情懷在裡面。」
不是只有談情說愛,民歌的精神更是超脫西洋、東洋,「唱自己的歌」。
資深音樂人 丁曉雯:「群星會時代,歷經過所謂的靡靡之音,後來有所謂的淨化歌曲時代,但是當時的音樂線條,跟後來民歌的這一掛完全不一樣。後來,民歌運動之後,包括民歌手、創作人、編曲老師,其實都已跟流行樂界完全合流了,所以,民歌的一些音樂線條,有影響到主流的流行音樂。」
民歌奠定了華語流行樂基礎,民歌運動參與者也成為日後歌壇要角,各個實力堅強,能歌能寫,是基本配備。寫過「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青蘋果樂園」」、「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等無數經典歌曲的丁曉雯,也首度曝光唱起人生第一首創作。
資深音樂人 丁曉雯:「你我都是一個點,兩點連成一線,他也是一個點,三點恰成一平面。這是我的第一首歌。」
主持人 劉方慈:「點線面,感覺好像在講數學,也在講人際關係!」
丁曉雯國中時聽到李建復的「歸」,驚為天人,種下種子,寫了人生第一首歌。一生以音樂為志業,一手籌辦「民歌50演唱會」,2025年2月登場,一連三天,丁曉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歌,這次,願將每個人心中的那首「民歌」,完整地呈現在舞台上。
![丁曉雯(右)笑稱與劉方慈(左)有最萌身高差。(照片來源:民視新聞)](https://cdn.ftvnews.com.tw/summernotefiles/News/21a3e8f7-09e1-413c-a8be-659b24fb23d2.jpg)
![丁曉雯在唱起「簡單的幸福」,情緒一度哽咽。(照片來源:民視新聞)](https://cdn.ftvnews.com.tw/summernotefiles/News/73f1691b-1cbb-4709-9086-5e5cdcba2f4b.jpg)
【原文出處】金曲寫詞人丁曉雯 人生第一首創作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