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偉倫/特稿
立法院朝野衝突僵局難解,連中央政府總預算都遲遲無法計算最後審查結果,現在進一步引發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號召發起「大罷免藍委」行動,總統賴清德為此動用總統院際調解權,10日下午召集五院院長茶敘。作為朝野衝突風暴中心的立法院長韓國瑜提出「追加預算」解方建議,只是這是否能夠避免擴大朝野衝突,甚至緩解罷免之急的「因」,可能還有得瞧。
![立法院朝野衝突難化解 韓國瑜只有當國民黨立法院長的選項?](https://i01.ftnn.com.tw/a/25/040/25040190725431111b1ce8.jpg)
總統召集五院會商,重點在於立院審查通過的總預算案,不為行政院所接受,且因立法院此次審查過程混亂,導致現在立院也難以算出準確刪減數額,若政院提出覆議案,在野黨立委也將以優勢否決,立法院將無法自行解決問題。
也因此,立法院長韓國瑜在會中提出希望行政院不提覆議,改以「追加預算」方式處理,他將召集朝野黨團協商,在不提覆議前提下另尋可行之道。
由於在野黨立委除了對各部會重點預算統一刪除固定比例,也對個別細項預算提出刪減與凍結,還全部逐一表決決議,造成對於預算審查的刪減結果,是個別提案互相疊加,還是以大數額提案包含小數額提案,或是小數額刪減的提案取代大數額,已全部混淆而無法清楚計算最後數字;行政院提出覆議代表不承認立法院審議結果,在野立委必將否決行政院所提覆議,最後將使朝野衝突繼續加劇而無法解決問題,因此不如由立法院提出預算數字,再由行政院提出所需追加額度,交給立院通過,才能一次解決困局。
這個解決辦法也反映出現在立法院議事程序混亂、在野陣營提案品質低落問題。在野陣營要大幅刪減預算卻未經統整協商就雜亂提案,導致帳目重疊混亂,最後囫圇吞棗全部表決而無法收拾結果,讓韓國瑜首任國會龍頭後就無法按照過去慣例,最遲趕在農曆年前送出總預算案,可說在第一年就繳出難堪成績單。
另外,行政院長卓榮泰也提出盼韓國瑜協助解決的爭議法案問題,包括除不合理的刪減凍結中央政府總預算,造成政府機關面臨施政困難;另還有財政收支劃分法弱化國庫;再者是警察人員人事條例應屬考試院銓敘部的職權,立法院卻違背憲政分立原則等。卓揆著墨針對上述目標,明顯是挑戰由國民黨團力推通過的重點法案,同時還有即將在11日進行的選罷法覆議案投票之後的政局變化,更將考驗未來在立院的協調與運作能力。
韓國瑜擔任立法院長的國會面臨在野黨佔多數,國會最多席次的國民黨團則是由黨團總召傅崐萁主導,也因此每每成為決定國家大政法案成敗關鍵核心所在。當國民黨及黨團發起推動重要法案,眼見以深藍陣營為主流的藍委持續創造衝突爭議,需要遵守中立原則的國會議長,是否真的只能「被架空」,「被逼硬闖(法案)」,甚至任憑立法院發展「大黨鞭小院長」,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因」。
國會議長終究擁有召集協商、控制推進議程的最大主導權。例如過去最受到藍營人士抨擊不滿的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在要求立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太陽花學運學生,與即將動手清場並力推服貿協議的馬英九政府政府間提出「先立法再協商」,可說是展現國會議程主導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或許某種程度可成為現在韓國瑜的借鑑。
在總統賴清德開始以美國總統就職祝賀代表團、院際調解名義邀請立法院長會面的「機緣」持續出現,未來以國會議長身份與執政黨合作,調解國會朝野衝突僵局的可能性,也許應該成為現在國會議長考慮的選項之一。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觀察/對抗傅崐萁花蓮家天下的新人民進黨團書記長 她是否可成為蕭美琴第二?
觀察/罷免立委、再罷總統?民主變「仇恨政治」好嗎
總預算真的刪到國家難以運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