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技術涵蓋物體識別、環境感測與精準運算,成為AI機器人運作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大立光(3008)已向客戶提供人形機器人視覺模組樣品,並順利通過驗證,採用五片塑膠鏡片(5P)方案,目前多家客戶已開始評估導入,未來拉貨情況仍待觀察。玉晶光(3406)主要在機器人戰場中,提供視覺部分技術以及感應元件等的製造。亞光(3019)則與LGIT合作開發機器人視覺模組,目前處於小量試產階段,預計還需時間才能大規模量產。
邑錡(7402)則進一步將AI應用整合至機器視覺領域,結合低功耗Edge AI與AI Hub技術,期望在2025年實現市場突破。先進光(3362)已打入美系大廠供應鏈,合作夥伴包括亞馬遜、英特爾與以色列機器手臂測距公司,持續深化市場布局。
![機器人熱潮 「眼睛」等相關視覺、感測成關鍵領域 這檔股票前景熱絡](https://cdn.ftvnews.com.tw/summernotefiles/News/f823dc72-8a00-40f5-befd-4d4d1fb1aa01.jpg)
大立光(3008)昨收2795元,開盤小跌10,2785元起跑,早上些許抬頭平線之上,最高2805,隨後疲軟失守日線,跌80元,最低2715元,跌幅2.86%;玉晶光(3406)昨收475元,開出平盤,後續上揚早盤最高492.5元,中午成交486元,漲11元,漲幅2.32%;亞光(3019),昨收186,開盤185.5元,早上一度衝高196元,但隨後不只下跌校正,更失守日線,最低181,中午成交182元,跌4元,跌幅2.15%;邑錡(7402),昨收81.3元,開盤84漲3元,微蹲後跳高,衝上最高89元,雖有些微下滑校正,但中午仍成交85.3元,漲4元,漲幅4.92%;先進光(3362),昨收208.5元,開盤209.5,跳高撐出漲勢,中午漲6元,成交214.5元,漲幅2.88%。
媒體指出,AI技術將顛覆機器人產業,預計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由2025年的5億美元飆升至2030年的62.5億美元,2035年更有望達到300億美元,並促使人形機器人數量突破150萬台。這股趨勢將帶動光學產業的巨大需求,使鏡頭與感測技術成為新時代機器人的「眼睛」。
然而,AI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仍面臨不確定性,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與全球科技產業的關稅政策成為市場最大變數。川普過去曾對半導體與AI技術相關產品祭出高額關稅,如今也把目光放到台積電等晶片產業領域,更喊出提高關稅100%等動作,若未來政策維持以往強硬路線,恐將影響台灣晶片與光學模組的出口競爭力。
特別是機器人產業高度依賴晶片供應,若美國收緊對中國的技術出口,可能加劇全球供應鏈緊張,並使機器人發展放緩。此外,台灣光學產業雖在技術上擁有優勢,但若貿易政策改變,可能面臨來自美國本土供應商與歐洲市場的競爭壓力。
![機器人熱潮 「眼睛」等相關視覺、感測成關鍵領域 這檔股票前景熱絡](https://cdn.ftvnews.com.tw/summernotefiles/News/035cd992-fa52-4e4c-8908-5a30040bcc24.jpg)
儘管關稅政策帶來挑戰,全球對AI與機器人的需求仍持續攀升,未來幾年將是台灣光學與半導體產業的關鍵發展時期。面對國際市場的不確定性,台廠需積極布局新興應用領域,如智慧製造、醫療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技術,以分散風險並確保競爭優勢。
隨著技術持續進步與市場需求增長,AI驅動的機器人產業已成為未來科技發展的核心戰場。台灣光學廠商若能及早因應市場變化、提升產品競爭力,將有望在這場產業革命中占據有利位置,開創全新成長機會。
【原文出處】機器人之「眼」相關視覺、感測成關鍵領域 幾檔股票前景熱絡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