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都聽過「長期喝含糖飲料對身體有害」的說法,這句話可不是空穴來風,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就分享,長期喝含糖飲料會帶來3個影響,進而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因此呼籲大家為了健康,「快放下你手中的含糖飲料」。
蔡明劼醫師透過臉書指出,他在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今年1月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個有趣的討論,就是含糖飲料全球的消費指數,許多高收入國家,攝入量超過了遊離糖的建議每日限量,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攝入量也在增加。
蔡明劼醫師接著分享期刊重點,2020年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220萬例新的第2型糖尿病,和120萬例新的心血管疾病病例歸因於含糖飲料,這其中又以男性高於女性、年輕人高於老年人、高學歷者高於低學歷者、城市居民高於鄉村居民。
針對年輕人高於老年人部分,研究指出,含糖飲料導致的第2型糖尿病絕對病例數,在45-49歲年齡層中最高,但依照比例風險來看,則是25-29歲年齡層中最高,也就是說年輕人雖然罹患糖尿病的人數少,不過當中是含糖飲料導致糖尿病的比例更高。
此外,心血管疾病的絕對病例數,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但比例風險則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而根據另一篇文獻《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則提到致病機轉,蔡明劼醫師整理重點表示,含糖飲料會促進體重增加,是因為透過飲食中添加的額外液體熱量,由快速吸收葡萄糖引起的高胰島素血症,以及可能透過激活多巴胺能獎勵系統。
可以注意到,含糖飲料會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主要有3個影響,分別是體重增加、血糖不良影響引發風險因素,以及使用肝臟代謝飲料中過量的果糖。
因此,蔡明劼醫師總結,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是改善整體飲食品質和心臟代謝健康很重要的一步,他也以自身情況說明,平常雖然會到處吃美食,但一般來說,很少會喝含糖飲料,這就是因為他認為,這款飲料除了糖分之外,幾乎毫無營養價值,就是所謂的空熱量食物,直言「為了體重以及健康,趕快放下你手中的含糖飲料吧」。
【往下看更多】
● 醫起看/陸客在台重症搶救1月 家屬看帳單驚:好便宜
● 獨家/搶打得加快!醫曝診所「自費流感疫苗」所剩無幾
● 為何大S獨一無二!心理師點出2特點「是小S的安全堡壘」
【今日最熱門】
● 林志玲痛失摯友大S!AKIRA首發聲:希望平靜度過
● 警定調是謀殺!11歲女學生下課失聯 陳屍樹林被發現
● 高雄分屍案/傳凶嫌家搜出死亡筆記本 第四人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