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強台灣隊英雄奪冠,喚醒台灣對體育的重視。立委陳培瑜舉辦運動部願景座談,不只邀請職棒傳奇球星周思齊,還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等,一同建立「運動文化」的多元可能。
台灣隊奪十二強冠軍,全台普天同慶,總統賴清德更親自接見球員們到總統府。(圖/民視新聞)職棒傳奇球星周思齊:「我覺得運動跟體育,他是超過很多很多民族的情緒,以及很多既定的環境的之上,他能夠凝聚更多的台灣人的精神,運動員或者是一些運動文化,可以再多一點整合,然後跟外界來去做更多對話,運動跟體育帶來的榮耀,是超越網路上面的批評的一些聲音。」台灣近年不管是羽球、拳擊、棒球等多項運動,都在國際賽事上大放異彩,專家指出,政府更應建立完整運動文史領域,透過設立博物館、文化部藝術銀行等形式,塑造國家運動發展脈絡與記憶。
金牌拳擊手林郁婷,寫下台灣拳擊歷史,挺過性別風波,為台灣開創體育新道路。(圖/民視新聞)知名球評石明謹:「你會看到國外有像什麼,古柏鎮、棒球名人堂,或者是美國有運動畫刊,這種是全國普遍的一個運動性的雜誌,或者是這種書刊報導,那我們台灣是比較少,文化讓我們大家都知道說,我們要習慣於運動習慣於看比賽,習慣於關注運動員,像關心政治人或者是演藝圈的明星一樣,才能夠讓我們台灣的運動,將來是比較保持長久的發展,而且運動部成立之後,我是希望他們能夠成立專門的部門。」台灣是科技大國,能否善用並結合體育的應用,進而推廣全民運動,絕對是體育署升格為運動部的最大挑戰。
【原文出處】運動部座談會 球星周思齊等專家跨界整合體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