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昀庭/台北報導
隨著AI走進人們的生活,提升運算效率與資料傳輸速度成為關鍵。台積電(2330)的共同封裝光學(CPO)技術透過整合半導體封裝與光學元件,成功突破傳輸瓶頸,並將於今年量產,進入1.6T光傳輸世代。對此,網友表示,「CPO炒不動,主力無法出貨」、「這些內資炒CPO炒過頭,找不到時機抓交替」、「台積法說,就講明良率是大問題」。不過先前就有法人示警,矽光子及CPO技術可能需等到2026年後才可能實現顯著營收,並強調目前相關企業多數尚未實現盈利,投資者應謹慎挑選長期投資標的。
![台積電法說會曾自爆良率問題,網疑:內資炒過頭要抓交替。(示意圖/pixels)](https://i01.ftnn.com.tw/a/24/285/24285145625065274dabd5.jpg)
台積電與博通(Broadcom)合作的微環形光調節器已成功在3奈米製程試產,將為高速運算與AI應用帶來革命性變化。預計今年400G以上光收發模組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3190萬個,年增率超過56%。隨著CPO技術的成熟,AI伺服器的資料傳輸將大量依賴此光學模組,尤其是輝達(NVIDIA)等公司將成為AI領域的主要受益者。
網友似乎對此並不看好,在PTT留言表示,「台積法說,就講明良率是大問題」、「CPO炒不動,主力無法出貨」、「這些內資炒CPO炒過頭,找不到時機抓交替」、「結果GG自己做,台灣CPO已死」、「中國矽光子技術已經領先台灣」、「台灣如果今年做不來股價大修正」、「連和台積電合作的上詮,我都認為搞不出東西」、「今天跌停」。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這4大廠恐更慘?川普喊課台積電100%關稅 謝金河曝光轉機關鍵
重創供應鏈逾兆元!大摩下修輝達晶片出貨量…點名「這三檔」 網:組裝全死
成功躲過關稅戰火?「這玻纖布廠」強勢加入800G供應鏈 登量價雙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