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存股族經常陷入「市值型ETF vs. 高股息ETF哪個比較好」的爭論。對此,財經作家雨果在臉書「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發文指出,短期內不同類型的ETF皆可能有突出表現,但若將投資視野拉長至5年以上,市值型ETF往往更勝一籌。他以市場關注的0050與00915、00713為例,分析不同投資年限的報酬率表現。

雨果在臉書「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發文表示,近期許多投資人拿2024年元大台灣50(0050)的績效來證明市值型ETF比高股息ETF更具優勢。然而,只以單一年度的報酬來評判ETF的優劣,並不恰當。他以市值型ETF代表0050,對比過去兩年表現優異的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發現2024年0050的總報酬率達49.25%,明顯優於00915的23.19%,市值型ETF在當年度表現突出。
雨果指出,但若統計2022年初至2024年底這3年的整體績效,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這檔高息低波的高股息ETF整體表現以57.7%勝過0050的48.11%。不過將時間拉長至7年,0050的累積報酬率達200.8%,又超越00713的175.58%,年化報酬率更高出1.46%。數據顯示,在短期內,不同類型的ETF都有機會領先,但若投資期拉長至5年以上,市值型ETF的表現更具穩定性,能夠持續累積優勢。
雨果進一步分析,若投資期限僅為1-2年,無論是市值型、高股息型,甚至是單一國家型或特定產業型ETF,都可能成為不錯的選擇,關鍵在於投資人的判斷能力與運氣。然而,若以長期投資為目標,市值型ETF往往更具優勢,適合作為核心持股。
他也提及,近年來美債市場震盪,導致股債雙跌,部分投資人開始質疑資產配置的價值。但資產配置的效果應從更長時間維度來觀察,若僅看3-5年的績效,可能會覺得持有100%股票或美債才是最佳策略。但若將時間軸拉長至10年以上,股債配置的穩定性便能發揮效果。
股債配置的目的並非追求最高報酬,而是降低風險、穩定資產波動。即使在股債雙跌的情況下,持有中期債券(10年期以下)的跌幅仍遠小於股票,相較於全倉股票的投資人,股債配置仍能有效減少資產虧損,對於長期穩健投資者而言,仍具重要性。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大盤爆漲高股息卻哭了?他點市值型、高息ETF「漲勢差異」 網預言:死抱「它」悲劇將重演
006208受益人數突破60萬人大關 「這檔」超冷門但漲最多!
高股息被當垃圾?00929被外資狂刀猛砍2.5萬張!00878「配0.55」炸爆23萬大量也被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