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孩子應該是家中的寶,但小飛家庭失能,又罹患視神經腫瘤,導致發展遲緩。因為母親無法陪在身邊,就連住院化療都是醫護人員和看護幫忙照料。接下來,小飛還要面對一年半的抗癌療程。幼幼基金會邀請您一起來幫小飛籌募抗癌基金。
剛過完兩歲生日的小飛,一個人在醫院,進行兒癌鞏固療程的第一次化療。
小飛出生在很特殊的機構,因為走路搖晃,醫院診斷罹患視神經膠質瘤,這個惡性腫瘤長在視網膜。因為孩子視神經還在成長,無法開刀放療,只能用低劑量化療。
個案小飛(化名)主治醫生:我們現在用化學治療,可以讓小朋友達到一個讓腫瘤縮小、萎縮,甚至消失的這個目的。即使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目的,我們可以拖延腫瘤生長的速度,這樣的話可以讓小朋友長大。如果今天差不多四歲、五歲或六歲,這時候我們做放射治療,這對傷害就比較小。
半年前,小飛展開長達21週的第一個引導療程。當時,醫生和社工擔心孩子免疫低下,離院造成感染。近半年都把孩子留置醫院照護,單親媽媽因為特殊因素無法到醫院看護,醫護、社工和看護阿姨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小飛順利完成第一階段化療。
個案小飛(化名)專責社工:我記得印象當中,他來的時候才10公斤左右,他出院的時候已經14公斤。他除了語言也好,還有體重也好,其實在住院期間,我很感謝這個看護,她給他的刺激都很棒。
在特殊機構出生成長,原本不太互動,連睡覺都不換姿勢的孩子,半年增胖四公斤,看護阿姨放兒歌講故事,小飛學習進步神速。
小飛(化名)看護陳阿姨:放兒歌給他聽,他都很喜歡聽拔蘿蔔,我就跟他玩,就這樣拔,結果他現在說拔蘿蔔,就自己這樣搖搖搖。
接下來,要開始第二階段鞏固治療,化療三週、休息三週,十次長達一年半。令人興奮的是,引導期治療順利,小飛的視神經腫瘤有可能在這次療程中完全萎縮,得到痊癒。但孩子住院期間,又需要全程看護,社工向幼幼求助,孩子需要幫助。
小飛(化名)看護陳阿姨:這個時間的孩子應該是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寶貝,為什麼他的世界是黑白的?那如果我們的小孩子是彩色的,那我覺得很不捨。
人不能選擇出生,小飛家庭失能,又罹患視神經腫瘤,造成發展遲緩。不幸中的大幸是,他遇上願意幫他奔波的貴人。
孩子的身世可憐需要幫助,小飛是堅強的,他勇敢撐過化療,又用進步神速,回應這麼多關心和照顧他的人。小飛加油,再過一年半,我們就健康了。
【往下看更多】
● 獨家/超佛!台北車站發900份免費便當 暖心原因曝
● 飲料倒地一群陌生人幫清理!店長喊話要請客
【今日最熱門】
● 新/林姿妙遭停職仍參加團拜!檢指地院變更「圖利罪」判太輕
● 大S因流感驟逝!日留學生曝「路上都咳嗽聲」只有30%人戴口罩
● 快訊/傳將和具俊曄護送大S骨灰回台 小S再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