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賢提到,一般人如果得到流感,如果是50到65歲年紀以上的民眾,危險性較高;由於流感的危險性在於可能會造成肺炎,因此,若得到流感併發肺炎,死亡率就會高。不過,除了年紀外,也須看其是否本身心肺功能問題、免疫功能不全等危險因子。
他說到,若本身有心臟疾病的病人,先前有施打疫苗,即便後來得到流感,其併發肺炎死亡的機率也會降低。另,病人發病產生類流感的症狀,若有抗病毒藥物的治療,也會降低肺炎以及死亡比例。同時,黃建賢指出,慢性心臟病、慢性肺病、使用免疫製劑、服用類固醇、愛滋病帶原者、孕婦、65歲以上年紀大皆是得到流感併發肺炎的高風險族群。
但針對大S年僅48歲便離開人世,黃建賢認為,若是比較年輕的人得到流感,例如是BMI大於30、孕婦、本身有慢性病等情況下,就有可能會發生猝死,或者併發肺炎導致呼吸、器官衰竭而死。同時,他呼籲「本身有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肺方面的疾病,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萬一有症狀,要趕快使用抗病毒藥物,才不會延誤治療」。
由於大S生前有癲癇、心臟病史,黃建賢也認為,如果有心臟方面的疾病,有可能在大S發病後,導致其心肺功能衰落,而流感發作後有機會併發心肌炎與腦炎。因此,如果同時併發腦炎,可能會造成其癲癇復發,或者腦炎症狀變嚴重,也有可能造成嚴重的併發症。
![快新聞/大S曾有癲癇、心臟病史 醫師:](https://cdn.ftvnews.com.tw/summernotefiles/News/105e24c7-7b05-4600-9df0-26ca3848b6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