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藍白聯手大刪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金額,讓行政院無法接受,提出覆議,有可能在年後於國會覆議失敗,由泛綠發動全台「大罷免」行動。對於預算刪得有沒有道理?依據軍事專家-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分析,其實就國防預算的刪減與凍結,他認為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這次國防預算被刪,以「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遭凍結50%、中科院民雄航太園區預算被凍結50%、國防部「業務費」被凍結30%,「軍事裝備及設施」統刪3%、「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統刪15%,較受外界矚目。
根據揭仲分析,這次藍白刪減與凍結政府預算的幅度,對國防運作所造成的影響,應該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揭仲指出,雖然「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114年預算遭凍結50%,但國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等同在野黨「已經批准」國防部的長期造艦計畫,只是先部分凍結、逐批解凍,且114年編列的潛艦20億元並未刪減。
揭仲認為,目前軍方的原型艦還在測試階段中,且潛艦進入量產的設計與構造尚未確定,國防部卻率先編列一次長達14年、高達2800億元的龐大預算,他認為這樣對預算的編列運用,不見得精準適切。在野黨先凍結部分預算,要求國防部在原型艦通過測試之後,再向立法院說明最新測試結果,再予以解凍,他認為應屬合理。
揭仲指出,藍白黨團的刪減提案,其實是按照民進黨於完全執政時期的先例處理,不算加碼刪除。例如114年「軍事裝備及設施」統刪3%,過去也是這樣,因此對國防的影響,應該與過往差不多。
但是,揭仲也認為有一項預算的刪除不太妥,那就是「國外旅費及出國教育訓練費」統刪15%。他表示,雖然在野黨對各部會都是一視同仁統刪15%,不單針對國防部,但國防部過去在接收新式武器後,必須派員到美國受訓。以112年為例,國防部在年度開始後,才突然接到美方通知要派員接受專案協訓,當時就透過動支第一預備金,挪移3億多元作為軍方的出國經費,他認為就這一項,應該讓國防部的預算有點餘裕。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觀察/有這條回頭路嗎?年後歡迎光臨「全台大罷免樂園」
觀察/「沒人敢碰的內幕」看房價、台中售地、社會住宅的情仇
幕後/台灣若學歐洲廢除死刑 先了解「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