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被報導已釋出百日內將再訪中國的計畫,並且加深加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認為,川普重視追求歷史定位,川普2.0將更著重國際關係上的「個人影響力」,「大人外交」有可能取代「大國外交」,這對台灣而言,當然是個嚴重的警訊,「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恐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川普計劃百日內訪中,大國外交變「大人外交」 「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恐遭挑戰?](https://i01.ftnn.com.tw/a/25/011/25011231620508029f31ff.jpg)
李彥秀指出,繼17日川普與習近平通話後,昨天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已經告知幕僚,希望上任百日內訪問中國大陸,並且加深加深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川普還沒上任,就讓大家看到一個「沒有連任壓力」「追求歷史地位」的川普。顯示川普不僅是「銷售大師」,用精彩與戲劇化的表演,推銷自己的方案,更是最具謀略的「談判專家」,讓對手逐步陷入自己設定的計畫之中。
李彥秀分析,去年11月底,川普以未嚴格管制芬太尼為由,表示將對中國大陸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但是12月就打破美國歷史紀錄,公開邀請習近平參加自己的就職典禮;日前川習通話後,川普更表示「現在開始,他將與習近平一起解決很多問題」「很珍視與習近平的偉大關係」。顯然,川普2.0將更著重國際關係上的「個人影響力」,「大人外交」有可能取代「大國外交」,這對台灣而言,當然是個嚴重的警訊,「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恐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李彥秀表示,2016年開始,美中在貿易與科技上針鋒相對,過去四年,拜登政府更以「民主同盟」對抗「威權擴張」作為國際戰略指導原則,將中國大陸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並認為「中國大陸是全球秩序最大的挑戰」。顯然,還沒上任的川普對習近平提出了一個「不同的方案」,一個「一起解決很多問題」的誘因,一個美中成為「戰略合作夥伴」的可能性,習近平想成為川普的忠誠盟友,中國大陸想進入美國的「信任圈」,也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這對中國大陸而言無疑是外交路線上的重大轉折與選擇,不僅影響美中科技、貿易的競逐,更深刻影響地緣政治的穩定。
李彥秀也說,不過一旦川普失去耐性,美中關係可能面臨比過去四年更嚴峻的衝擊。川普執政下的美國,沒有過多華麗的外交辭藻,更沒有高來高去的繁文縟節,直球隊決、好惡分明,川普說法「簡單、粗暴、好用」。川普深知中國大陸的經濟面臨低盪與再轉型的關鍵時刻,亟需要美國減緩對陸的經貿與科技限制。
李彥秀說,川普更深知「台灣問題」是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四年前,川英通話讓全世界跌破眼鏡,四年後,川習通話,川普給盡面子,其實都是美中台關係的「一體兩面」。美中關係或是川習關係如何進展台灣能夠插手的空間有限,但是,賴清德總統必須慎重思考美中台三邊關係以及亞太區域和平,台灣的外交戰略佈局要如何調整,如何站在對台灣最有利的「均衡點」之上。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川普明年就職祝賀團是否指派韓國瑜組團 民進黨「卡韓」疑慮再起
卓揆善於溝通協調宛如「卓蘋果」 藍委嘆:內外交迫變成蘋果泥
行政院讓步解決朝野僵局 藍委籲賴清德保護好「稀有動物」卓榮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