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一波波,大家喜歡泡溫泉,但根據我們調查,台灣許多溫泉區因為過度開發,溫泉的品質已經大幅下降,有專家揭露,正因為溫度不夠,某些業者會添加熱水或溫泉粉來以假亂真,《EBC東森新聞》為您追蹤報導。
冬天泡湯,舒適愜意養生祛病,台灣溫泉密度高居全球之冠,倘若過度開發導致枯竭,不只影響溫泉品質,恐怕還會致災。
滿目瘡痍景象相當駭人,這是曾經號稱「天下第一泉」的廬山溫泉,全盛時期64公頃的面積,開設近60間溫泉會館,長年抽取溫泉導致地基下陷,2008辛樂克,2009年莫拉克,兩個颱風連續重創下,慘不忍睹,如今已宛若廢墟。
成大大地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暨教授李振誥:「這一些的觀光產業,是依附溫泉而產生的,但是溫泉它不是無限制的供給,跟我們的地下水一樣。」
抽取過多溫泉水,除了破壞生態,離子濃度也會降低,最關鍵的水位、水質、水溫都受到影響,業界沒公開的秘密是,許多地方的的溫泉,純度大有問題。
台大地質科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宋聖榮:「有些業者溫泉量不足,把一些泉水或地下水,加熱當座溫泉供給客人,有點欺騙的行為,它就會加溫泉粉,增加它的離子濃度,這是目前見到所謂的亂象。」
溫泉區過度開發已經拉警報,早在2004年,工研院就有一份調查報告揭示,全台知名溫泉區,使用率大多高於80%,其中宜蘭礁溪在2004年,使用率高達142%出現枯竭警訊,甚至10年內泉水溫度驟降10度,不只是溫泉品質下降,水保失衡的後果恐怕更嚴重。
宜蘭縣水利資源處水利行政科長許敏雄:「我們自己發現說,這溫泉露頭怎麽變少,或是出來的水量變少或溫度降低嘛,發現說他可能會繼續惡化下去。」
中央地質調查所組長費立沅:「以前的狀況是,這個溫泉業者自己申報,我一個月用了100噸,那你也很難去查這個數字,後來還好這科技進步了,有一個叫做這個智慧型水表。」
工作人員:「它現在沒在動是因為現在沒有在抽,有抽它才有在動。」用儀器落實取用量查核,再輔以監測井即時把關,宜蘭縣政府強力管控下,礁溪溫泉品質,漸漸恢復往年水準,但北台灣同樣開啟復甦之路的,北投溫泉呢。
被稱為溫泉發源地的北投,日治時期創建第一間溫泉旅館,極盛期澡堂那卡西林立,夜夜笙歌的政商聚落遠近馳名,公共浴場也隨之興起,然而歷史悠久亟待保育。
我們跟著業者探訪北投溫泉源頭之一龍鳳谷,熱氣蒸騰、白煙裊裊、遍布取水設施,管線通往的是一個又一個業者儲水塔。
北投溫泉業者游騰在:「當初大家(業者)想說方便嘛,這樣拉來拉去,等於說要把這些管線重作。」
他是游騰在在地開業二十餘載,坦言早期政府未納管前業者遍地開花,如今用「管徑」大小,來控制業者取水量或可避免濫用。
北投溫泉業者游騰在:「我們這個溫泉,現在是不是我們業主自己取,現在的取供事業,是我們台北市自來水處,就等於說你一天一天之內不能超過,超過就沒有水供應給你,我們這邊區域目前頂多是6,000多啊,6,000多噸啊左右這樣子。」
溫泉管理從水權到土地利用錯綜複雜,而溫泉法民國94年實施,到了107年,消保會仍查出有四成溫泉旅館,沒有溫泉標章違規經營,政府全盤檢視勢在必行。
成大教授李振誥:「那大家都只想開發跟利用,比較少談到保育。」
中央地質調查所組長費立沅:「其實大家在泡湯的時候可能也要想,當我現在在泡湯泡那麽快樂的時候,也許我的子子孫孫,到時候不一定有,有溫泉水可以泡湯啊。」
溫泉極為稀缺,觀光、保育不可偏廢,民眾也應節約,盡可能泡大眾池避免個人湯屋浪費,讓天然資源得以永續生生不息。
【往下看更多】
● 多圖/侏儒河馬台北動物園也有!明正式亮相 綽號超萌
● 屏科大尾牙疑食物中毒 33人腸胃不適「4人腹瀉」
● 過年冷颼颼!超強冷氣團南下 專家:挑戰今年首波寒流
【今日最熱門】
● 員工旅遊沒回來 上海健身房30員工被賣到緬甸當豬仔
● 瓊安普洛萊特驚傳離世!家屬悲痛證實 享耆壽95歲
● 黃麟凱刑前「2劑麻藥才昏迷」高大成研判:非罕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