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璇/綜合報導】你是否常在不知不覺中,滑過一篇篇Instagram、Threads或YouTube,被花樣百出的資訊洪流淹沒,卻覺得越來越空洞麻木?為何一個看似推崇個性與多元的世界,正在喪失美感,變得扁平又無聊?「演算法」的深層影響已浮現。
長期觀察當代數位文化的作家凱爾.切卡(Kyle Chayka),透過《扁平時代:演算法如何限縮我們的品味與文化(Filterworld:How Algorithms Flattened Culture)》一書,揭示演算法不只改寫網路遊戲規則,更摧毀人們線下世界的文化活力。
衛城出版書訊指出,這是第一本全面分析演算法對影視作品、文學著作、音樂與建築設計等文化領域影響的重要作品。全書有6章節,分別講述演算法推薦系統如何崛起、如何壞了大眾品味、如何影響全球化、如何捧紅網紅;最後告訴生在扁平時代的人們,如何自處,以及策展的力量。
演算法套路固化,能快速理解與享受的產品大行其道
現今社會,演算法可說無所不在。從Facebook、Instagram、YouTube推薦影片,到串流平台登入首頁,演算法根據使用者,篩選出受關注與被忽略的內容,並巧妙地扭曲它們的面貌。「就好像IG濾鏡,突顯出希望被看到的東西,同時淡化處理其他面向。」
切卡舉例,包括2018年,Lil Nas X的歌曲〈Old Town Road〉風靡全球的土氣TikTok舞蹈;IG上充斥陳腔濫調的設計趨勢,例如極簡風的室內設計;時尚大牌們近年常使用、單調的無襯線字體;還有X(原Twitter)上搞得大家怒氣沖沖的大量無聊爭議。
切卡指出,科技進步讓每個人更快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不再需要花費大把時間自行鑽研,然而看似為使用者量身打造的推薦機制,早就預藏讓人沉迷的陷阱;社群媒體與串流平臺上,千篇一律的爆紅作品,套路早就固化。
創作者們為了流量,趨之若鶩地製作同樣類型的作品;人們的偏好,變得越來越一致,文化也變得越來越無趣、扁平。可以快速理解、享受的產品大行其道;需要時間心力細細品味的作品,則逐漸消失。「曾經網路造,就了多樣化的交流和社群;如今演算法,卻將一切都輾成同質、同調的事物。」
走向品味同質化的數位流行美學
在演算法塑造的「扁平時代」裡,得到關注並持續走紅的文化產品,通常很容易複製、參與,且輕易就能融入環境中。廣大的視聽大眾,隨手就能分享,也都能夠不費力氣地做些微改造,使它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切卡舉例,他2015年在世界各地咖啡廳,察覺到「扁平時代」的種種跡象,無論是京都、柏林、北京還是冰島的雷克雅維克,無論去哪,他總能看到一間看起來和世界各地極其相似的咖啡廳,他把這種咖啡廳稱為「通用咖啡店」,特色是:牆壁上永遠貼著一排地鐵站式的白色磁磚;店內往往擺放又寬又大、用回收木材製成的工業風桌子;椅子是上世紀中期現代風格的細腳椅;再加上裝著愛迪生燈泡的懸掛式吊燈,非常「IG美學風格」,這是種跨越國界的「品味同質化」現象。
演算法用於全球化操控的真相
「這種高度的一致性,超越了全球化的常見作用。我想找出背後的根本原因,」切卡說,近年來隨著IG、Yelp和Foursquare這類使用演算法的數位平臺崛起,全世界有愈來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享受並尋求類似的產品和體驗。無論他們住在哪裡,被推播的東西總是相似,因此他們總在消費著相似的內容,其品味偏好也就被塑造成相似的樣子。
切卡分析,演算法的操控性,引導用戶穿越實體空間,前往採用數位流行美學的處所,藉此贏得其他用戶的關注與評價。評分愈高,就獲得愈多的演算法推薦,進而吸引更多訪客。
然而,儘管這是一種國際現象,那些鞏固演算法的網路平臺,卻都掌握在西方國家企業手裡。「這些企業幾乎都位在美國的矽谷,而掌控著它們的人,則是屈指可數的超有錢白人男性,這可真是多元化的相反。」
印度的文學理論家史碧瓦克(Gayatri Spivak)曾在2012年時寫道:「所謂全球化,其實只是資本和數據資料的全球化。除此之外就只是災害控制而已。」
在扁平時代裡,數位平臺透過用戶活,,累積並散播數據,並藉由伺服器農場和演算法技術,擴展資本,席捲全球數十億用戶。這種散播帶來文化同質化的傷害。
誘餌式作品已非短暫熱潮,而是根深蒂固
切卡進一步指出,演算法推薦系統,將那些能立即獲得大量關注的內容,投餵給更多使用者,藉此支配文化類型,讓符合特定趨勢的文化產品,得到更高的流量。
2018年,作家佩利(Liz Pelly)將那些特意迎合潮流、期待能夠爆紅的文化產品,統稱為「誘餌式作品」(streambait),「就像你會在Spotify上聽到的那些『中等速度、安靜又帶點憂鬱的流行歌曲』。」
2019年,另一位作家托倫提諾(Jia Tolentino)也提出特別容易受演算法青睞的「IG臉(Instagram face)」;許多網紅喜歡使用的旁白配音「TikTok語調」等。
每個網路平臺,都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流行風格。這些風格不僅受到使用者美學偏好影響,同時也會受到他們的種族、性別、政治傾向及擁有這些平臺的企業的基本商業模式影響。
切卡說:「我曾以為通用咖啡店的美學風格,只是一股短暫的熱潮,終有一天會退燒。然而,這樣的美學卻變得愈來愈根深蒂固。隨著數位平臺逐步擴張,它們所造成的同質化現象,也跟著蔓延不止。」
設想一個沒有演算法的文化圖景
不過這種現象並非不可逆轉。切卡期待《扁平時代》帶領讀者理解演算法的推薦機制、意識到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開始懂得掌握演算法,甚至設想一個沒有它的文化圖景。他提出「策展」便是扁平時代的希望與指引之一,並告訴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對演算法提出發人深省見解的切卡,同時是《紐約客》專欄作家,書寫主題包括數位科技以及社群媒體對文化的影響。2020年,他出版了首部非虛構著作《渴望極簡》(The Longing for Less)。在這本書裡,切卡探索了生活和藝術領域當中的極簡主義風潮。
此外,他也是一名新聞工作者和評論人,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哈潑雜誌》與《新共和》等媒體,是線上藝術雜誌《Hyperallergic》的首位專職作者。在寫作生涯之外,切卡還曾創辦過一個專為新聞工作者服務的網路社群Study Hall,以及一份有關數位文化的電子報Dirt。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 Post)》評論《扁平時代》一書,「在今日的網路世界、也就是扁平時代影響最強烈的領域,比經歷過地球村(GeoCities)年代的人所能想像的更平庸也更企業化。當切卡描述網路由於整合到私有平臺上,而逐漸窄化時,透露出一股深切的哀悼之情。」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書評表示,切卡認為大眾為了平息「演算法焦慮」與對於數位科技時時刻刻的無措感受,往往會尋求平庸的庇護。「與網路上由陌生人源源不絕提供的內容不同,《扁平時代》作為一部適切的著作,對我們所處的、大企業主導下反烏托邦的憂鬱,引發的不是短暫的衝動,而是真實、持久的感受。」
「切卡充分體現出他身為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的背景,將策展人定位為當前文化病徵的一種潛在解藥,拒絕演算的花招,轉而追求充滿深度與耐心的研究。」《洛杉磯書評》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