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潘昱僑報導】攝護腺癌已是男性相當常見的泌尿生殖癌,根據衛福部2024年12月19日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1年攝護腺癌發生率已經上升為男性十大癌症的第3位。攝護腺癌治療考量相當重要,在治療選擇上,臨床醫師會考慮哪些因素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黃書彬教授來解答!
男性常見泌尿生殖癌「攝護腺癌」 醫師說明治療考量
攝護腺癌是非常「異質性」的疾病。黃書彬醫師表示,它可以是沒那麼惡性、轉移較慢,能夠先積極監控的攝護腺癌,也有醫學上證實轉移機率高,需要根本治療的攝護腺癌,還有一部分個案是一發病就非常惡性,已經多處遠端轉移的攝護腺癌,因此治療上要先做分別。
針對早期攝護腺癌的治療,臨床上會根據病患的年齡、身體狀況、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癌症惡性程度的格里森分數與臨床分期,訂出疾病的復發風險,視個案是屬於低、中、高復發風險的哪一類,來做個別化的治療選擇。
以年齡為例,如果患者已經80多歲,身體狀況較為虛弱,這時就會考慮採取相對保守的治療策略;反之如果患者為中壯年族群,肩負家庭生活重任,這時就會傾向能縮短療程、幫助患者盡快回到工作崗位,並最大化保留其生理功能的治療方式。
攝護腺癌有多種治療方法 治療後能快速回歸生活嗎?
不過,早期攝護腺癌有許多治療方法,包括達文西手術、放射治療、海福刀微創治療等,若患者擔心治療要花很長的時間,怕會影響生活、工作,想在治療後快速回歸正常生活,臨床上會建議採取哪些治療方式?
黃書彬醫師認為,達文西手術為早期攝護腺癌良好的治療方式,然而因為攝護腺癌的解剖構造與性神經、括約肌緊鄰,術後仍有性功能障礙與尿失禁分險。放射治療目前主流為影像導引放射治療,療程需要6-8週,可能會有血尿、直腸炎等副作用。對於中低風險的早期攝護腺癌患者來說,微創的海福刀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大幅降低術後尿失禁的風險,並可幫助患者快速回到工作崗位,是治療上的良好選擇。
海福刀是一種微創治療。黃書彬醫師說明,它是經由直腸,利用高聚焦超音波產生熱能把癌細胞殺死,幾乎不會出血,術後尿失禁風險極低,而且可以保留更多性功能,治療療程也相當的短,一般來說開刀隔天就可以出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黃書彬教授
黃書彬醫師分享,之前有位63歲個案健檢發現PSA偏高為11 ng/ml,切片顯示為格里森分數3+3的攝護腺癌,經核磁共振確定是第2期攝護腺癌,腫瘤大小約為0.5公分,由於個案希望早點返回工作崗位、不要有術後性功能障礙及尿失禁的風險,因此接受海福刀治療,在術後隔天就順利出院,沒有尿失禁的情形,也保有正常的性功能,而且PSA降到0.025 ng/ml以下,患者相當滿意。
新一代海福刀系統治療更精準 減少術後功能損失風險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海福刀也有新一代系統,能讓治療更精確,減少器官傷害、生理功能損失等風險。黃書彬醫師表示,由於攝護腺癌並非正方形,而是有曲度的,因此治療範圍需要更精準化的進步,而新一代海福刀系統的優點就是可以更精確地定位出攝護腺癌的邊緣與周邊組織的相關性,它在術中還會呈現即時影像,可以在術中進行功率上的調整。
另外黃書彬醫師提到,新一代海福刀系統還有所謂的組織變化監測(TCM),可以藉此知道哪些組織對熱能的反應不夠理想以進行補強,而且配備精準的監視系統,可以在術中識別性神經血管位置,保留性功能,並監測攝護腺與直腸的界線,以免傷害到周邊的重要器官。
黃書彬醫師認為,局部治療(Focal therapy)將是未來早期攝護腺治療的一個可能性,醫師根據核磁共振(MRI)與切片的結果,精準定位出攝護腺癌病灶的位置與範圍,再利用海福刀只針對攝護腺癌的病灶進行局部治療,更大化地保留患者的生理功能,這將是未來可以期待的方向!
台灣攝護腺癌治療進步 患者應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
現在攝護腺癌已有許多治療利器,台灣醫界在攝護腺癌治療上也相當進步,黃書彬教授有治療超過1500位攝護腺癌患者的豐富經驗,除了海福刀外也執行超過500例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並於高醫附院執行多個全球性攝護腺癌三期臨床試驗。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應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早日恢復健康。
【延伸閱讀】
海福刀有哪些優勢?如何選擇合適的患者? 皆為TUA年會專家探討重點!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39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