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新11月剛舉辦完30周年慶。早期從事生產腳踏車零件與高爾夫球頭,2000年跨足鍛造鋁圈領域,逐步轉型以生產車用鍛造鋁圈為主,生產超過兩千種鋁輪圈,已發展為台灣最大、全球第2大的鍛造鋁圈製造廠,專門供應保時捷、法拉利、賓利、瑪莎拉蒂等中高階品牌;生產基地則有雲林廠、屏東廠一期、德國廠,其中屏東廠設有熔煉爐,可生產再生鋁。
成立子公司 布局再生鋁
在巧新股票登錄興櫃的第18年後,終於在2024年5月順利轉上市。10月,巧新又決議成立股本5億元的子公司伽億,由巧新持股80%,投資建置再生鋁棒,直接供應包括汽車、半導體、重電、航太及電輔車等多個產業,以因應客戶在ESG浪潮下對低碳綠鋁及再生鋁的需求。2024年成為巧新重大轉型的1年。
18年來的每個轉折,皆有深刻故事。2008年巧新遇上金融風暴,公司一度面臨倒閉危機,董事會決議由人稱石博士的石呈澤接任總經理。擁有英國材料學博士學歷的石呈澤,領著巧新切入豪車鍛造輪圈,營收一路攀升到2016年77億元新高,同年股價最高衝上229.5元。但2017年,高層卻爆出紛爭,石呈澤跳槽到對手公司,巧新營收、獲利下滑,公司士氣盪到谷底,董事會隨後請了時任財務副總的黃聰榮扛下董事長一職。2020年又傳出汽機車零組件大廠和大工業買進巧新股票,有意爭取董事席次,最後公司派九席董事全拿,有驚無險度過經營權之爭。
今年73歲的黃聰榮在接受《財訊》專訪時回憶,「當年其實想要退休,但很捨不得,公司體質好,我認為鍛造永遠不會消失,鍛造鋁輪圈能達成汽車輕量化目標,在強度、耐用性、拉伸強度、降低油耗及駕駛操控性等方面表現更優異,巧新好不容易累積許多世界級客戶,」所以他選擇留下來,也克服外語障礙,親自出馬跑客戶。
運用淨成形技術 加速生產
2023年巧新營收創新高,超越2016年的成績,達77.8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2.88元,毛利率也從低谷逐漸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26.8%,雖仍不及2016年EPS8.06元的成績,但正在轉好的路上。黃聰榮解釋,由於巧新大都是收取美元,匯率變動成為影響獲利的一大原因,他也強調,毛利率會朝30%為邁進目標。黃聰榮坦言,汽車產業不若電子科技業變動快,「如果現在表現好,一定是兩年前拿到的大單,或是做對了什麼事。」其實,黃聰榮上任7年來,無時無刻想著如何助巧新突圍。
新成立的子公司伽億,另持股20%的慶鈞實業總經理王慶隆指出,慶鈞實業30年來是巧新鋁料的最大供應商,由於1顆鋁錠50公斤製為成品僅不到15公斤,等於有7成原料皆成為下腳料,多數人都是賣掉,很難想到再生。但善於精算與管控成本的黃聰榮,5年前就嗅到再生鋁商機,並投入研發。
由於再生鋁能透過熔煉製程的管控及生產製程的參數設定,使得品質與原生鋁相當,不但最多可減少95%的碳排放,也可以降低原料成本10~15%。慶鈞實業因看好再生鋁棒發展可擴及各產業,決定合資,「我觀察,巧新是全球第1家鍛造輪圈廠,用自己下腳料製造再生鋁的公司,腳步最快。」再生鋁的問世,也正好切中各大車廠對ESG的盤算。例如:BMW要求供應商於2025年以前須使用超過50%的再生鋁;捷豹路虎JLR集團中期目標要減少生產流程26%碳排,預期2039年達成碳中和目標。
目前巧新再生鋁的使用率,已經連續兩年維持在總產量30%以上,今年上看50%。巧新也將持續導入鋁料的各式應用,目標3年內將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由15%提升至40%以上。此外,黃聰榮還主導「淨成形」技術,這指的是利用精密鍛造及自動化生產,在輪圈成形後,僅需少量加工,就可投入表面處理;相較於全機加輪圈的機械加工,時間可減少50%以上,成本也減少10~15%。巧新淨成形鍛造鋁圈目前有14款量產中,71款開發中,預計2024年總生產量占比可以提升至15%。
巧新最大CNC設備供應商永進機械總經理陳伯佳觀察,往往開會黃聰榮都親自參與,總要求永進協助設備技術提升,也常說:「要快!要快!」黃聰榮也教會永進如何控制成本、兼具美觀下達到設備效益。
展望明年 營收目標百億元
那擔心競爭對手嗎?黃聰榮指出,汽車供應鏈的進入門檻高,自產線建置到通過認證、取得供應商資格,至少需要2~4年。他舉例,像輪圈這種涉及安全的結構件不能有任何的閃失,光是屏東廠要取得「產地移轉」認證,碰上疫情,就需時兩年多,如果是全廠重新認證就更耗時,有時間門檻;各個製程的獨門參數有技術門檻;巧新屏東廠從2016年購地到建廠花費逾60億元,卻要等到5年後才能有收益,有資本門檻。這都為巧新提供競爭屏障。
Allied Market Research報告指出,品牌車廠對輕質材料需求不斷增長,進而帶動全球汽車鋁輪圈市場的成長,2022年汽車鋁輪圈市場規模為180億美元,2023年起以年複合7.7%的速度成長,2032年將達370億美元。
儘管2024年全球經濟情勢與中國車市影響豪車市場需求,部分歐洲廠JLR、AMG等客製化輪圈拉貨時程較先前預期放緩,營收可能呈現個位數衰退,但黃聰榮對《財訊》雙週刊表示,期許能在2025年達到營收百億元的目標,營業利益率達成15~20%,股東報酬率能有雙位數,這是他為自己虛歲75歲生日所設下的功課和願望。
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揮別內鬥、經營權之爭,興櫃寒窯18年終轉上市!巧新進軍回收鋁商機 瞄準國際車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