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我有定期檢視保單,先生生前也重視保障,從他發現罹癌到離世,保險真的幫了我們很多忙。」今年50歲、在電子業擔任專業經理人的Charlotte,回憶多年前先生因病過世,期間保險成為家庭經濟的有力支柱。
Charlotte說,先生罹患血癌,半年就花了數百萬元,還好有健保及保險cover,「我大概一個月會申請一次保險理賠,每次大約都有20萬元理賠金入帳,半年就有約120萬元,這筆錢帶給家庭很大的安全感。」
另外,先生離世後,留有多張儲蓄型保單,「還好他在要保人、被保險人欄上都寫上自己名字,受益人則寫我和小孩,且都在免稅額度內,我們完全沒被課到稅;保險理賠金獨立於遺產外,也能先拿理賠金去繳遺產稅。」Charlotte強調。
每年定期檢視保單外,Charlotte也會製作試算表,將家中每個人的保額、保費羅列清楚;手上多張美元保單更依照解約到期日遠近、利率高低排列好,「萬一突然要用錢,我能清楚知道該先解約哪張保單,或者哪張保單利率太低效益差、到期後就該先將錢領回,一清二楚。」
統一保經總經理徐采蘩說,許多人並沒有檢視保單的習慣,導致真需要保險理賠時,卻發現保障不足,或保單關係人填錯,最後還被追稅,「其實結婚、生子、離婚、失業、退休、財務狀況、政策改變或關係人有變化時,都該重新檢視保單。另外,保險市場年年都有變化,所以年度檢視保單也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