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難過!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上(11)月才好不容易與工會達成加薪38%的共識,結束將近兩個月的漫長罷工;不過這並未替波音資方迎來「春暖花開」的時刻,因為一名德州法官,決定撤銷波音公司與美國司法部之間的認罪協議,可能導致波音蒙受更大的損失。
事情起因是發生在2018與2019年的波音737 MAX連續兩架飛機,分別在印尼與衣索比亞失事的嚴重空難,造成共計346人喪生。事發後波音公司被司法部要求改善飛安,以此作為緩刑條件。不過這項要求在今(2024)年1月5日,阿拉斯加航空一架737 MAX飛機艙門飛行中掉落以後,司法部再次將波音告上法庭,認為波音違反了緩刑條例。雙方最終在7月份達成認罪協議,波音公司必須支付4.87億美金罰款(約157.8億新台幣),並且接受獨立監察員的監督,直到飛安徹底改善為止。
不過這項協議昨(5)天遭到法院駁回;主審法官奧康納(Reed C. O'Connor)裁定,針對獨立監察員的人選選擇,僅由司法部同意,無須經過法院批准,將導致法院在整起認罪協議中「邊緣化」;另外認罪協議要求這個人選必須符合DEI多元政策的標準,也讓奧康納感到不滿;他認為比起政治正確,人選必須「有能力」改善波音的飛安狀況,才更加符合公眾的最大利益。
消息一出讓空難受難者家屬感到鼓舞;他們要求的賠償金是248億美元(約8,035億新台幣),與認罪協議要求的4.87億美金相差甚鉅;在認罪協議遭到撤銷後,波音與司法部有30天時間向法院遞交新的協議。外界預期司法部將會提高裁罰金額,以符合法院立場;不過這也代表,波音將蒙受更加巨大的財務損失。
【原文出處】波音公司「認罪協議」遭法院撤銷 裁罰金額恐再增加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