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鏡相人間】誰還記得紫藤廬 台北第一處市定古蹟大修前回顧

更新時間:2024/12/04 21:28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1997年,台北市長陳水扁拍板定案紫藤廬茶藝館為古蹟。2003年,作家龍應台在轟動一時的文章〈在紫藤廬和Starbucks之間〉寫道:「全世界有6千6百家Starbucks,全世界只有一個紫藤廬。」大概再沒有一個地方像紫藤廬一樣,藍綠、統獨不同光譜的人都曾站出來為它請命。然而,幾乎在悄無聲息中,紫藤廬將於12月15日關上大門,進入幾年大修。我們回訪執掌茶館的人、來去茶館的人,重新了解百年和洋老房成為古蹟之後的事,包括一個時代的消逝、家庭的離散還有文資的難題。
週六下午,小小的紫藤廬花廳仙氣雲集。10多位藝術家,從繪畫、金工、崑劇、雕塑、水墨到香道,包括蘭亭崑劇團王志萍、上默劇創辦人孫麗翠等大師一字排開,各自擺起自己的茶席,茶桌鋪的是他們10年前或20多年前在紫藤廬展覽表演的海報。老友在茶館年底修繕關門前相聚,分外歡欣,只是10月下旬氣溫突地回夏,空調老舊又臨時故障,神仙優雅的品茶時間,大家頻頻拭汗。
2-3-------------DE3BCB99-7575-420E-889A-6CA8E1E38669-20241125pol001_2024-11-25.jpg
1997年紫藤廬搶救運動,胡茵夢(左)出席聲援周渝(右)。(周渝提供)

老蔣時期 特務門外暗暗監視

1981年成立的紫藤廬是台北市第一處市定古蹟,李安的《飲食男女》,趙文瑄與吳倩蓮見面的茶館在此取景,阮鳳儀的《美國女孩》要找SARS時代存在至今的場景也是這裡。古蹟如今看來是附庸風雅,不過1950、60年代老蔣時期,或黨外運動如火如荼那段,這裡都是自由發聲的沙龍,門外總有特務暗暗監視。也因此,1997年財政部關稅署要收回,文化圈、政治圈大力促成保留。
然而,紫藤廬老了,不只空調老舊,室內多處漏水不堪使用,入廳走道的木地板也因潮濕隆起如山丘,經過的人無不小心邁出步伐。「客人都在問紫藤廬休館下一步,老實說,要在台北市區找到像紫藤廬一樣的地方不太容易,目前有一、二個選項,但都還沒有確定。我的想法是老天爺自有最好的安排。一扇門關了,另一扇門會開。」茶會上,主持人林慧峯從容搬來救急的電風扇,但她的心情,卻沒有致詞那樣輕鬆。
icon-unlock

10 讀選點數解鎖文章

14 天內可無限閱讀

還沒有帳號?免費註冊會員拿讀選點數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一段 365 號 7 樓

readr@readr.tw

©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