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Openbook好書獎》閱讀,就是體驗;音樂,就是紀錄——閱讀大使阿爆的生命之書's OG Image

2025Openbook好書獎》閱讀,就是體驗;音樂,就是紀錄——閱讀大使阿爆的生命之書

更新時間:2025/11/06 04:00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2025年6月,阿爆(ABAO)帶著旗下的「那屋瓦」女孩們,登上非洲著名的「灌木之火音樂節」(MTN Bushfire Festival)舞台,在史瓦帝尼共和國的Malkerns,阿爆以排灣族語吟唱古謠,還將母語融合了電音、嘻哈、R&B等元素,強烈的節奏感加上結合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視覺設計的舞台效果,在音樂節掀起高潮。

阿爆說:「這場演出在文化上簡直是無縫接軌,我們唱母語歌,台下觀眾可能不知道我們在唱什麼,可是卻跳得很享受,我們就像在主場,只是舞台下大部分是黑人。」灌木之火音樂節的主旨是「Bring Your Fire」(帶你的文化之火來),台灣的生活經驗、部落文化的養分、行旅世界的體驗,是一根根的柴火,在阿爆的音樂裡融合迸發迷人的火焰。她是創作者,也是透過音樂的閱讀者,真實情感的輸入與輸出,有如展現自我的生命之書。

➤圖像與表情皆是文字,透過音樂閱讀世界

過往排灣族記錄故事的方式是透過雕刻、圖像或是歌謠,並沒有確切的文字,阿爆指出,排灣語中「雕刻」和「文字」是用很相似的字根詞彙:vecik,所以雕刻如同文字,就是一種記錄方式。

血液裡圖像式看世界的方式,左右阿爆的閱讀行爲,她直覺地喜歡看圖像書、電子書,閱讀對她來說是對世界的體驗與觀察,她說:「我們去英國、日本表演,在將音樂輸出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那些觀眾的臉跟表情跟反應,我覺得那就是一種閱讀。」阿爆在這種形式的閱讀中,理解一地的想法與文化,開啟對世界的認識。音樂是火炬,帶著她體驗世界。

阿爆音樂養成始於家庭。母親是婚禮歌手,經常帶著她在台東、高雄之間奔波。對小女孩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場婚宴演唱,更是一張張通往世界的車票,她說:「媽媽表演的場子曾遠到台北烏來,我們就大老遠北上。對我來說,因為音樂,可以去到好多地方。」媽媽喜歡鳳飛飛,也喜歡卡本特兄妹,音樂帶著她走訪陌生地方,觀看不同的人群。

音樂陪伴阿爆的生活,也陪伴她成長。當阿爆在台北念護校時,會和當時的同學Brandy晚上翻牆離開宿舍,只為了去市區的KTV高歌到天亮,之後再搭最早的公車回學校報到。音樂的火苗將她帶進台灣流行音樂圈,阿爆&Brandy的重唱組合,在2004年得到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

➤一開始就是創作歌手

阿爆的職業歌唱生涯起點是華語女團時代,當時,唱片公司要求她們「必須是全創作女團」,她和Brandy被關在「伯爵山莊」,每週都要交出新的詞曲。她笑著說:「那時候不到20歲,就被規定每週要開會、交作品,很像交作業。」當時的她,對人生並沒有什麼體悟,所謂的創作都是在懵懂的狀態,而流行音樂是絢爛又看不透的舞台,上一秒才得大獎,下一秒就不知身在何方。

得到金曲獎的第二天,因為唱片公司倒閉,阿爆失業了。人生回到普通人的軌道,規律的上下班、準備考試,後來有機會到原住民族電視台工作,阿爆才密集的走訪各個部落,內心深處屬於母語音樂的火苗日益被召喚。

阿爆曾以「積極的隨波逐流」來解釋人生際遇,不同於現在很多原住民歌手是堅強的文化意識而創作母語歌,阿爆的第一張母語專輯《東排三聲代》,是為了完成外婆願望的產物。

阿爆的外婆是部落裡古謠的領唱者,當部落有婚禮或喜事時,外婆總會唱著古調給新人送祝福。當年因為外婆年事已高,擔心自己無法幫之後的晚輩們唱歌祝福,所以要求阿爆錄下這些祝福之歌,當作給晚輩的禮物。

《東排三聲代》結合了外婆、媽媽以及阿爆的歌聲,在一次又一次的錄音過程中,她在音樂裡找到一條回家的路。因為這張專輯,阿爆積極的跟母親、長輩學母語,也開始以母語創作。

➤音樂是生活紀錄也是感情陪伴  

創作之路也是母語學習之路,從最簡單的一、二、三開始,阿爆寫下了數字歌。創作也開啟了部落生活的觀察之窗,她寫下婦女們洗衣服時的閒聊,寫下好笑的片段,她說:「我對生活裡的可愛、小事特別敏感,覺得好笑或溫暖的片段,都想記下來。」音樂是生活紀錄,這些寫實的場景變成一首又一首的歌,成就《vavayan. 女人》專輯,在2017年獲得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

然而她最在意的,是音樂要被聆聽、被使用,而非束之高閣。專輯裡的音樂成為小孩學排灣數字的教材,歌曲Izuwa是部落裡熱門的舞曲,可一起唱跳,甚至禮拜時的大家會一起高聲唱著「Thank you, thank you, malji malji masalu」。

阿爆說:「在這個可能每一秒都有人在發表新歌的年代,如果發出去沒有人聽,就會有點像自問自答的感覺。我覺得音樂要有交流,在這個時代特別不容易,如果你的音樂可以為某一個族群的人每天使用,是滿有成就感的事情。」

她堅信音樂要被使用、而且要有陪伴的功能。回望過往成長,爸爸開計程車的那段時間,廣播裡的音樂陪伴很長的時光,一捲捲卡帶陪伴整個家族,所聆聽的音樂作品其實都是成長的痕跡與紀錄。

➤閱讀是陪伴,也是學習

對阿爆來說,閱讀也是一種陪伴,是對人生各階段的叩問。她記得媽媽剛過世的時候,是蘇西.霍普金斯(Suzy Hopkins)的繪本《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撐住了她,「我覺得這部繪本真的是救了我,它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書,這本書也會讓我很自然的想到一些旋律 。」阿爆說。

如同音樂創作是希望歌曲被聆聽、被使用,阿爆的閱讀類型也期待作品是可以陪伴自己,且有實用的知識並開啟新的體驗。書有時候像處方箋,指引生活或工作的方向,她指出《小,是我故意的》這本書所提到的小型公司所追求的價值,就對她創立「那屋瓦」音樂品牌很有啟發性。

「那屋瓦」少女隊的女孩們現在僅20多歲,阿爆希望她們能積極的體驗人生、閱讀這個世界,她說:「體驗很重要,一定要多去體驗 以後到她們可能30歲的時候她們就會知道怎麼選擇。」

她像大姊姊一樣帶領著「那屋瓦」的年輕夥伴踏上大大小小的舞台,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大姊的身份讓她對《長女病》這本書特別有感,她說:「就是一種責任感吧,尤其在排灣族,第一個看到太陽的男孩或女孩都有重要的任務。」以大姊的眼光來看當下新世代的人投入母語創作,阿爆語重心長的說:「我們畢竟是做音樂的,不管是做什麼語言,還是要把本業做好也就是說音樂品質要好、而且要把歌唱好。」

曾有廠商讚美阿爆:「我們喜歡你們,不是因為你們是原民音樂,而是你們就是你們。」對她來說,這是最好的肯定,音樂就是要好聽啊!音樂的柴火繼續燃燒,不管是作為創作者還是閱讀者,《kinakaian 母親的舌頭》引領著阿爆走向更寬廣的世界,她用音樂記錄時代,也透過閱讀體驗世界,文化的火焰繼續燃燒,爆發更多的可能。

▇阿爆推薦書單總覽:

  • 《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蘇西.霍普金斯,三采文化。【內容簡介➤
  • 《小,是我故意的》,鮑.柏林罕,早安財經文化。【內容簡介➤
  • 《長女病》,張慧慈,游擊文化。【內容簡介➤
  • 《音樂使人自由》,坂本龍一,麥田。【內容簡介➤
  • 《我的名字》,葉雅庭,白象文化。【內容簡介➤
  • 《螺旋麵包的屁股是哪一邊》,祐彩,青林出版。【內容簡介➤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