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40歲以下族群糖尿病發生率增加25%,高糖高熱量飲食是主因之一。手搖飲是年輕族群的最愛,雖有不少人喜歡選微糖,但專家警告,近3成微糖手搖飲其實糖分超標,盼政府借鑒國外經驗,實施食品包裝警示、提高含糖飲料稅等政策,強化全民減糖行動。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天(5日)發表最新第二型台灣糖尿病年鑑。年鑑召集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表示,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56萬人,呈現「高齡化與年輕化並存」雙重挑戰。
許志成表示,逾2成糖尿病患者在50歲前確診,40歲以下族群糖尿病發生率增約25%,顯示糖尿病不再是中高齡專屬疾病;年輕患者病程長,視網膜病變、腎病變與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更早出現,造成個人生活品質與國家醫療資源負擔。
高糖、高熱量飲食是糖尿病罹病主因之一。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逾30%成人每天飲用含糖飲料,青少年族群比例更高。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營養師兼主任、糖尿病衛教學會監事歐陽鍾美說,減糖行動已是全球共識。根據過去調查顯示,國內市售包裝飲品約7成屬「高糖」產品,4成單份含糖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上限、25公克,全糖手搖飲更有98%嚴重超標;甚至連年輕人喜歡的微糖,也就是3分糖手搖飲,仍有28%糖分超標,7.1%手搖飲微糖其實是英國的高糖。
借鏡國外,歐陽鍾美表示,新加坡對包裝含糖飲料實施分級制,以「紅黃綠燈」作為含糖量警示,禁止含糖量及飽和脂肪成分最高級別的飲料刊登廣告;新加坡限糖令確實有顯著影響,使含糖量低於5%的飲料銷售翻倍。
歐陽鍾美呼籲,政府應積極借鏡英國、南非、新加坡等國經驗,實施包裝營養警示圖案,加強校園與社區健康教育與宣導,以及提高含糖飲料稅;同時食品業界也能配合減糖政策,進行配方改良,全方位改善飲食環境,達到預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