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令人意外的是,黃山料以手機寫作、先輸出在個人臉書,一開始就是網路原生文字,字數疏密自然生成網路習慣的樣子。然而,連這個你以為懂得使用魔法的人都不免也有些悲觀,「我不知道還可以再堅持多久。」
他是金門人,幾年前在台北買了房子,但幾年間仍住在金門寫作。今年他總算著手新家裝潢。關於家具,黃山料當然也挑了書桌,不過他透露,自己不是在書桌上寫作。聞言我突然卡了一下,那要在哪裡寫?黃山料拿起他的手機說:「我用手機寫作。」而且是先寫在個人臉書上,權限鎖定只給自己看,待累積2、3萬字後再用電腦備份、整理成初稿。
「我沒有停下來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寫作。像我今早一醒來,就把我夢到的東西寫下來,寫完就睡不著了。」黃山料說。
黃山料曾是誠品連續4年的年度暢銷作家,作品總銷量已超過40萬本。今年初,黃山料發行新書《把日子慢慢變好》,首刷就是3萬本。5月發行暢銷慶功紀念版前,他幾天內親簽3,636本書。當出版業面臨產值連年下滑,這簽書數量就算讓人簽到腰痠背痛,仍幸福到不可思議。
即使黃山料寫的大多是小說,但他會將自己書中內容變成好入口、文體清爽的雞湯語錄,貼在自己臉書上擴散。黄山料寫作的工具是手機,從字數到語氣,都適合短打。以魔法對抗魔法的設定,從他決定全職寫作就是如此。黃山料說:「我寫的東西,滑過去一眼之內就可以看完。」更說:「我一直以來都覺得,我的對手不是其他作者,而是抖音、Facebook、Threads⋯」考量到許多年紀較小的網路原生世代可能沒有閱讀習慣,從小就是看社群上的文字長大:「一行26到28個字,如果超過,他們的眼睛可能吃不下去,閱讀起來負擔變大。」不過社群歸社群,黃山料說到,自己的書大概控制在六萬到七萬字,「只要你的排版夠舒服,這些字是吃得下去的。」也因此,他從排版到印刷紙質,都有自己的要求。
「每一本書都有遇到這樣的讀者,學校課本之外,第一次看書,就是看我的書⋯我一直希望把池子做大,不是要從原有閱讀人口去找讀者。」
因而,黃山料把自己的書,設計成可以單篇看也可以整本看的形式。「甚至有人只看書名。一本書的閱讀方法有很多種,你能讀30個字、1百個字也是讀啊!」在這注意力碎片化的時代,連行銷奇才如他也如此道:「我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這個時代的魔法太強大了。」
手機當魔杖 黃山料
1992年5月3日生。2017年創立公司,經營「一件襯衫」YouTube頻道及粉絲頁。2021年轉為全職文字創作者。著有散文集《好好生活慢慢相遇》、小說《好好再見 不負遇見》《那女孩對我說》《餘生是你 晚點沒關係》《人間孤獨,卻與你一見如故》《心很小 裝喜歡的事就好》等著作,連續4年為誠品書店年度暢銷總冠軍。2025年新作為《把日子慢慢變好》,為他8年來的日記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