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o image

美國專家:中國尋求同盟對抗美關稅 以靜制動

更新時間:2025/04/15 02:09
尚無人精選
icon-dot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煙硝味四起,雙邊互不退讓。白宮前官員何瑞恩(Ryan Hass)訪問中國10天...
0:00/0:00

【要聞中心/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煙硝味四起,雙邊互不退讓。白宮前官員何瑞恩(Ryan Hass)訪問中國10天後推文表示,中國擬避免遭孤立、拉高美國消費者的痛苦值來因應貿易戰,北京認為其政治體系比美國更具韌性,更能扛住貿易戰壓力。

美國目前對中國的關稅累計達145%,這包含川普上週加碼的125%新稅率,以及他回鍋白宮後不久就上路的20%關稅。中國則回敬125%的關稅。

白宮前官員:中國避免被孤立、打擊美國痛處

白宮國安會中國、台灣及蒙古前事務主任、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12日於社群媒體X發文表示,北京因應美中貿易戰的計畫圍繞3個逐漸清晰的核心要點:保持冷靜及堅定、避免被孤立及打擊美國痛處。

何瑞恩說,北京認為貿易戰短期內不會有解方。北京藉保持冷靜及堅定,展現中國領導層的自信,讓民眾適應經濟動盪,並將民怨導向美國,同時強調中國堅決抵制外來欺凌的歷史,以喚起民族主義。

同時,何瑞恩指出,北京預計美國將組全球聯盟來孤立中國並施壓,北京正努力與亞洲、歐洲聯盟(EU)成員國及開發中國家尋求共同立場,以抵禦美方壓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和歐盟應「共同反對單邊霸凌行徑」,並出訪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北京也提出周邊國家戰略,以避免遭圍堵。

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下,中國著手打擊美國痛處。何瑞恩說,北京鎖定美國戰略部門採取報復行動,限制對美出口關鍵物資,對美國經濟施壓,提高美國消費者的痛苦值。中國同時將試圖降低對美國商品的依賴。

前白宮官員何瑞恩訪問中國後於12日推文表示,中國因應貿易戰的計畫包括避免遭孤立及拉高美國消費者的痛苦值。圖攝於2月25日。中央社
前白宮官員何瑞恩訪問中國後於12日推文表示,中國因應貿易戰的計畫包括避免遭孤立及拉高美國消費者的痛苦值。圖攝於2月25日。中央社

英國廣播公司事實查核(BBC Verify)網站9日指出,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以電子產品、電腦與玩具為主,還包括大量電池,對電動車至關重要。

這些中國製造、出口至美國的商品,早已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實施的20%關稅變得更貴。如今關稅再次提高,對美國消費者的衝擊可能是原來的5倍。

美中短期內不會有任何一方讓步

何瑞恩指出,中國領導人認為,貿易戰是美國壓制中國崛起的大規模戰略一環。北京現在讓步,只會引來美國更多壓力。他們把這刻視為戰略挑戰,不是經濟危機。北京認為其政治體系比美國政府更具凝聚力、韌性及紀律,能夠扛住貿易戰壓力。他們正在釋出訊號,表明將堅持下去,等待川普政策轉向,「我不認為任何一方會在短期內讓步。」

高盛:關稅對中影響3個百分點的GDP

另外,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日前指出,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產品的依賴度,遠高於中國對從美國進口產品的依賴度,但中國有1000萬至2000萬個就業與對美出口相關。雙方應該都有動力談判,讓關稅戰降級。高盛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閃輝在11日表示,假設中國對美國「一分錢也不出口」、而且所有與出口美國相關的製造業投資也不再進行,「對中國GDP的拖累,算下來就是3個百分點,換句話說,一旦加關稅加到某個程度,對GDP的拖累基本到頭了,關稅再翻倍、哪怕加到1000%也沒有意義了。」

今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累計已達145%;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也提高到125%。

閃輝說,雙方在現行關稅下,應該都會受到不小的衝擊。對美國來說,很多產品很依賴中國,美國從中國進口產品中,約36%對中國的依賴度超過70%(即該產品70%或以上是從中國進口),短期很難替代;對中國來說,中國對從美國的進口依賴度超過70%的產品,比重僅約10%,但中國相關就業會受衝擊。理論上來講,兩邊應該有動力去談判,去找到一個關稅戰降級的路徑。

中國對美國保持貿易順差的大多是製造業產品,對美國保持逆差的多是大宗商品,但大宗商品如大豆等,可從其他國家進口。

1千萬到2千萬的失業 中國經濟成長保5困難

但根據高盛測算,中國有1千萬至2千萬個就業職位,與對美出口直接或間接相關。這方面會需要更多財政支出彌補,也讓中國今年5%的經濟成長目標變得困難

美中貿易戰開打,北京官員據報進入「戰時態勢」,手機不得關機。近日才訪中返美的經濟專家甘思德指出,中國也重燃對「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興趣,即使無法正式加入,也會調整法規與CPTPP對接。台灣的CPTPP入會案去年未獲共識被擱置。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13日在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線上座談指出,貿易戰使中國重啟對CPTPP的興趣。甘思德說,「他們告訴我,即使他們無法加入CPTPP,他們也會按照CPTPP調整國內法規,就像20多年前他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一樣。」

中國尋求同盟、共同對抗美國增加關稅

中國在2021年9月16日提出申請加入CPTPP,台灣於同年9月22日遞件。政治新聞Politico.eu 2024年底報導,3年多來,台灣與中國的加入程序,因政治因素未被啟動。

「幾週前在北京時,是我多年來,第一次再次聽到歐中全面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CAI)這個詞。」甘思德說。歐盟和中國於2020年底完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談判。但歐盟隔年就新疆人權議題制裁中國官員;中國隨後也宣布制裁10名歐洲議會議員、學者和多個實體,雙邊關係陷入低潮。

甘思德說,中國正尋找恢復CAI的可能路徑。不過這仍有幾個障礙,包括新疆人權議題、北京在烏克蘭戰爭中的角色以及產能過剩問題。他提到,中國實際上還有相當大的財政空間可運用,且顯然會擴大刺激措施因應美國的高關稅壓力,北京同時也與其他國家談判,「雖然沒有被大肆宣傳」。

甘思德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訪問越南,接下來前往馬來西亞和柬埔寨外,也將與日本、韓國、澳洲,以及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接觸。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14 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一段 365 號 7 樓

readr@readr.tw

©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